“妈妈,武汉的病人更需要你!”——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高晓玲眼中的抗疫实况
发布日期:2020-02-24 10:19:26 来源: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 作者: 浏览次数:

  正月十五,往年都和父母孩子一起度过的节日,今年,高晓玲要在武汉的隔离病房里度过。2月8日,是高晓玲到武汉的第6天,她是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与其他队员一起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

“妈妈,武汉的病人更需要你!”

“老婆,你能不能不去?”

“女儿,爸爸支持你!”

“老公,我也害怕!”

“我是医生,更是党员,我不去,谁去!这是我的职责……”

过往的6天,就像电影画面一样闪现在高晓玲脑海中……

 

10小时后我出发了


  2月2日凌晨2点,一段急促的手机铃声把高晓玲和爱人吵醒,医院通知10个小时后,她将带队赴武汉。

“那时,我第一个念头就是家里事情和老老小小一家子如何安顿?最先想到老父亲和老母亲,父亲90岁身患重病,我去武汉后,他该怎么治疗?母亲80岁了,平日对我这个小女儿非常依赖,该如何告诉她?还有明年就要高考的女儿,她能不能自我管理好?突然,好多事情都来不及安排。”高晓玲已没有时间一一安顿了。

“你同意妈妈去武汉吗?”

“同意!”

“你不需要妈妈吗?”

“需要,但是,妈妈,武汉的病人更需要你!”

平时那个爱撒娇的女儿此时却那么勇敢、坚强。

一向自信稳重的爱人,当知道高晓玲要前往武汉疫区后,抱着她默默流泪,迟迟不肯松手。一家人一夜无眠。


又是一个无眠夜

中午12:00,全体集结;下午3:00,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119名医护人员携带各医院捐赠的医护物资,乘坐专机前往武汉。4:30,飞机准时飞抵武汉天河国际机场,5:30乘坐巴士去往酒店、办理入住,搬运行李、分发物品、整理物品、剪去长发。

晚上,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有经验的院感老师指导队员们穿脱防护隔离衣,从接到援助命令的那刻起,高晓玲和队员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有些队员不断纠正不正确的穿脱方式,大家都悄悄地练习到深夜。不仅从自身安全考虑,我们身上担负的是救治病患的使命,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一点错!大家都必须做好上战场的准备。”高晓玲是队长,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到武汉的第一个夜晚,她整夜未眠,而许多队员也和她一样。


 

 

“奶奶,别怕!我们在你身边!”

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同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要在同济医院的中法新院区,成立并管理一个50余张床位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区。这个新院区是同济医院迅速整理出来,用于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


 


2月4日,经过周密的安排和对接工作,山西的队员正式进入中法新城院区。“援鄂医疗队护士每4小时一轮班,大夫每6小时一轮班,期间要持续穿着防护服和隔离衣,不能吃东西、上厕所……”高晓玲说大家严格地执行每一项规定,早上7点上班,大家就要在凌晨3点起床准备,一套防护服包括3层衣服、5层手套、两层眼罩、尿不湿……穿完这套“铠甲”要花费很长时间。

“2月4日下午2:30开始收治患者,到凌晨1:00下班为止,50余张床位已经全部收满。这个病区基本都是重症患者,大多要佩戴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仪。今天收治了一位重症患者,血氧分压低到了30 mmHg,当即被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紧急进行了气管插管。”在高晓玲的叙述中,记者仿佛看到了病房内紧张的救治场景,我们都知道气管插管是感染风险极高的操作,这些医护人员天天行走在危险的边缘。

“今天接诊了一位94岁的老奶奶,她是从外院转来的,高热不退,发热至39.4℃,她的家人也患病住院了,孩子和亲人都不在身边,她很焦虑、紧张,一直在哭。这个时候她最需要关心,我握住她的手,告诉她:‘奶奶,不要怕,我们在你的身边,要有信心,一定能够战胜疾病的。’这话仿佛也是在对我自己说,我们医生更要有信心!”


三床被子

2月7日,武汉下起了小雨,怕冷的高晓玲向服务员又要来了一床被子。“3床被子,应该不会睡不着了吧?!”从未经历过如此湿冷冬天的她,晚上被冻得久久难以入睡。由于他们是距离患者最近的人群,为了避免感染,队员之间尽量少接触、他们所住酒店的空调也不能使用。

“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传染病和重大疫情,白天的事情太多了,回到酒店后,脑海里一直翻江倒海地想今天有哪些患者、对他们进行怎样的处置更加得当、怎么样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怎样帮助患者尽快痊愈……”尽管回到酒店,她也一刻也闲不下来。到武汉第6天了,高晓玲却只抽空和家里通了不到10分钟的电话。

记者问高晓玲:“一个人住在酒店的房间会害怕吗?”“不怕,有时会感到孤单,想家……”采访的过程中,她几次哽咽。

这时的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想孩子的妈妈、一个挂念父母的女儿、一个想家的妻子。而穿起防护服那个坚定、自信的高晓玲,是一个专业的医生,一个有担当的党员,更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原发表于太原新闻网)

(供稿: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